相信绝大部分小伙伴都有这样的经历,自己用手“自娱自乐”的时候,感觉很一般,就图那十几秒钟,但TA触摸同样的位置时,那是真的是要上天,难道TA的手开过光?”
Emmm,为什么自己摸和别人摸感觉不一样呢?下面就和大家好好说说这个事情!
01、自己摸vs别人碰
不论是希望别人触摸还是不想和别人接触,我们似乎对来自他人的触碰都有很大反应。
但自己摸自己好像就没什么感觉。
我知道你们想到涩涩了,但是你先别想。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别人挠自己痒痒肉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格外痒,但是自己挠自己就毫无反应?
按道理来说,自摸和他摸都是同样的动作,传导途径肯定是一样的,为啥最后产生的感觉大相径庭呢?
难道别人的手和自己的手长的不一样?
这其实就是“已剧透”和“开盲盒”的区别。
正常的皮肤具有感觉功能,表皮层、真皮层及皮下组织内广泛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。
当皮肤感知到刺激时,这些神经末梢或感受器会把刺激转成动作电位,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,形成各种感觉。
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:让志愿者自己挠自己的手心,再用别的东西挠志愿者的手心,记录两者脑部电流变化。
对比后发现,自己挠自己时小脑会发出信号。
也就是说,自己摸自己的时候相关部门已经收到信了——这是自己人,不用管了。
但别人摸自己时,小脑没法预测动作和位置,整个过程就像开盲盒。
一感知到刺激,身体的各单位部门立刻爬起来做好应对,提醒人“赶紧看看是怎么回事”,所以就有了相应的反应。
这是大脑可以识别自我和他人的结果。再告诉你一个小秘密:通过观察抚摸皮肤时神经作出的反应,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爱抚的最佳速度是每秒3至5厘米。
接着探讨下:为什么我们有时渴望贴贴,有时又只想一个人呆着呢?
02、刺猬效应
你知道“刺猬效应”吗?
寒冷的冬天里,两只刺猬为了取暖就只能相互靠在一起,但是靠拢之后又没办法忍受彼此身上的长刺,于是只能再分开,但是又很冷。就这样循环往复,在受冻和被刺伤之间折腾了好一会儿,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,既可以相互取暖,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。
这就是常用来说明人际交往当中需要保持合适距离的刺猬效应,也称为心理距离效应。
人类学家爱德华·霍尔博士将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,各种距离都与双方当下的关系相称。
亲密距离——>0~45cm
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,通常用于父母与孩子、夫妻之间或非常亲密的朋友之间。
个人距离——>45~120cm
也就是两个手臂的距离,这种距离通常用于熟人或是比较亲近的对象。
社交距离——>120~360cm
主要是与人社交或向陌生人问路时的距离。
公共距离——>360cm
通常用于陌生人之间。这种距离的人大多视而不见或少有互动。
所以,如果对方和自己之间的距离小于我们亲密程度所该有的距离,那么我们就会感到不适。
而如果碰到非常亲近的人,那么我们又会不自觉地拉近距离,渴望拥抱和触碰。
03、保持合适距离
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由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,即你和对方是什么关系就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。
而“距离”不仅仅是空间上的,也可以是心理上、时间上、看不到的。
要把握好两个人之间的距离,不过分“侵犯”对方,也有助于两个人之间关系的维持,在稳定的关系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进一步缩短距离,发展更亲密的关系。
这就提醒我们,在交往过程中要循序渐进,才能更好地走进对方的“安全区”和内心世界。